学院概况

旅知世界    游通天下

——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简介

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是在服务甘肃省文化旅游强省建设战略背景下,2010年设立的二级学院。学院拥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四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1200多名。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于2009年,2018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2020年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为甘肃省学位办确定的旅游管理专业领域学位授权点培育A类单位。旅游学院专业特色突出,毕业生就业与行业匹配度高,市场需求旺盛,受到各级政府、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肯定和赞许,为甘肃文旅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4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7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旅游管理教学团队是省级教学团队。1名教师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首批“新时代旅游行业女性榜样•公益人物”“甘肃省五一巾帼奖”和“甘肃省先进工作者”;2名教师获“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名教师获甘肃省飞天青年学者;2名教师担任甘肃省政府旅游智库专家、国家文旅部标准化委员会专家、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4名教师任甘肃省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委员会专家、“甘肃省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等)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委员”;2名教师获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1名教师获“甘肃省园丁奖”;1名教师获全国首届旅游教育名师;4名教师担任相关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教师担任“甘肃省旅游饭店星级评定委员会星评员”。

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已完成和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甘肃省哲学与社会科学项目等课题30余项,主持完成《甘肃省“十四五”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甘肃省“十四五”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等战略规划10余项,完成世界银行甘肃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文旅项目5项,完成嘉峪关、定西等市州旅游发展规划和景区规划40余项,出版《甘肃旅游业发展战略》《甘肃省▪旅游志(1993-2012)》《图说丝绸之路》等著作30余部、《甘肃导游教程》《导游业务实务》等导游考试国家统编教材10余部,获得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Ecological Indicators、《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社会科学报、旅游学刊等SCI、CSSCI、CSCD及省级期刊上发表了一大批标志性旅游科学研究成果。学生在全国、省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奖百余人次。

学院教学科研平台优质。院是甘肃省政府旅游智库和甘肃文旅科教创新联盟秘书处所在,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全域旅游创新协同中心、西北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甘肃省乡村旅游创新团队、甘肃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等5个省级学术平台,有与甘肃省文旅厅、携程集团共建的美丽乡村国际学院、与省文旅集团共建的文创乡创学院、与百家金融、智库、文旅企业联合成立的甘肃文旅科教创新联盟,打造了一流的集文旅全产业链专业研究服务平台。

学院服务文旅产业品牌突出。学院与甘肃省文旅厅、甘南州人民政府、武威市人民政府以及甘肃文旅集团、敦煌文旅集团、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政校、校企合作协议,共建共享10多个实践教学基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成果显著。负责完成高质量文旅资政报告10余项,多数转化成为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和文旅厅政策文件。持续参与组织培训旅游骨干3万余人次,完成了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样板村评估验收标准的制定和300余个村庄绩效评估,推动旅游扶贫示范工程和乡村振兴成绩突出。指导榆中浪街村、庆城药王洞村等获国家旅游重点村,策划定西九居谷村“新年味”活动,在2020年除夕央视一套播出,指导该村获首批国家地质文化村。完成全省乡村旅游公益扶贫规划8项,为贫困村争取发展资金逾四千万元;主持、参与完成旅游类项目、规划等近50项,其中榆中县黄河驿民宿被确定为2020年全国乡村旅游与民宿现场会观摩点,直接实现成果的产业化转化,服务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